暗瘡治療:口服A酸 - 由楊浩康(Yeung Ho Hong)醫生講解
口服A酸,又稱「異維A酸」,對於嚴重或持續性暗瘡的一種很有效的治療方法。能夠完成整個療程的人,往往會見到暗瘡會有持久的改善。口服A酸針的作用包括:
- 抑制毛囊角化,減少粉刺或黑頭形成。
- 抑制皮脂腺活性。
- 抑制痤瘡桿菌(Propionebacterium acnes)的繁殖。
- 抑制毛囊發炎反應。
口服A酸對於傳統治療無效的嚴重暗瘡,例如囊腫型暗瘡(acne cystica)或結節型暗瘡(nodular acne)有顯著的效果。暗瘡患者需要服用完整療程才有良好的作用效果。然而,口服A酸可能引起許多不同的副作用,服用前亦建議抽血檢查。如果暗瘡患者想開始口服A酸,需要搵醫生作評估,和在監督下開始療程。在目前的研究中,已知若累積足夠的治療劑量與治療時間,口服A酸能有效減低暗瘡復發的風險。美國皮膚科醫學會(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, AAD)在2016年所提出的暗瘡治療共識:通常建議累積總劑量應達120 mg/kg至150mg/kg。然而,即使達到建議累積總劑量,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暗瘡患者會復發,而需要再次治療。
口服A酸雖然對暗瘡效果良好,但它可能引致多種副作用,然而並非每個服用口服A酸的人,都會發生這些副作用、後遺症。懷孕(孕婦或在治療期間可能懷孕的婦女)、肝功能不全或異常、維生素A過多症、血脂值過高的患者,都應避免使用口服A酸。少數暗瘡患者在使用口服A酸初期,可能會出現所謂的「爆痘期」,暗瘡會有惡化的情況,在持續治療後,此情況會逐漸消退,而且通常不須調整藥物劑量。
「疣」治療方法
- 與乾燥相關的症狀,例如口腔或鼻腔黏膜乾燥、唇炎、乾燥性皮膚炎、脫皮、乾眼症。如果有眼睛乾燥,可使用人工淚液來緩解症狀。若出現視力問題,應停用口服A酸,和請眼科醫生檢查。
- 若孕婦使用,會造成胎兒畸形。因此在開始服用口服A酸前,需要確保没有懷孕,而且在療程前後一個月及期間,都需要避孕。產後若正在哺育母乳,也不宜服用A酸。
- 長期使用口服A酸,肝功能與血脂肪可能受影響,故需定期抽血檢查肝功能與血脂。一般來說,應於治療前及開始服藥1個月後檢查肝功能,然後每3個月檢查一次。在治療過程中,如果肝指數超過正常值,可能需要停止口服A酸,或是降低服用的劑量。治療期間也需監測血脂,尤其是三酸甘油酯(triglyceride)的水平。如果在療程中發現三酸甘油脂過高,或是出現胰臟炎的症狀,便要立即停用口服A酸。
- 有極少數患者服用口服A酸後,發生良性顱內高血壓(pseudo-tumor cerebri)。這些案例中,有些曾一併使用口服四環黴素(tetracyclines),因此在口服A酸療程中,應停止服用四環黴素類藥物,例如tetracycline, minocycline, doxycycline等。
- 其他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有﹕關節痛、肌肉痛、頭痛、暫時性脫髮、視力障礙、情緒波動等等。
口服A酸可能引到的副作用:
很多暗瘡病人在坊間聽過口服A酸對暗瘡的功效後,都會向醫生主動要求開始口服A酸治療。但在治療前,多了解口服A酸,多向醫生查詢,和醫生商討最佳的治療方案,才能對症下藥。